米兰体育- 米兰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红军“长征”一词和二万五千里路程是怎样产生和计算出来的?
2025-10-05米兰体育,米兰体育官方网站,米兰体育APP下载在1936年10月,中央红军在和其他革命领导人的带领下,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项壮丽的军事行动——二万五千里长征。这次壮举不仅震撼了世界,也创造了人民军队的传奇。今天,红军长征的英勇事迹早已广为人知,但少有人知道“长征”这个词以及二万五千里这个路程是如何产生并被认定的。许多历史书籍和学者对此问题有不同的解释。那么,红军的“二万五千里长征”是如何得名的呢?
1934年秋,由于王明领导下的“左”倾路线错误,中央红军未能成功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。军力和物力都已消耗殆尽,根据地越来越小。面对敌人百万大军的包围,红军被迫开始战略大转移,开始了这一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。
然而,红军最初并没有把这一行动称为“长征”。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启动战略大转移时,人定下的目标是前往湘西与红2、6军团会合,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。红军总部的命令和训令也将这一行动称为“突围行动”或“长途行军”,而没有提到“长征”。为了给敌人施加压力,红军总政治部甚至称之为“反攻”。
最早使用“长征”一词的是当时驻共产国际的代表王明。在1934年11月的莫斯科讲线军团的战略突围行动称为“长征”。但那时,红军的战略大转移还未开始,王明所说的“长征”只是指局部战斗,而非全军的战略行动。因此,直到1935年初,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依然被称为“突围”或“西征”。
随着红军的战略大转移,1935年6月,《红星》报在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到“长途远征”这一概念,开始有了“长征”的雏形。紧接着,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在报告中提到“万里长征”,这一概念迅速被广泛采用。1935年8月,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决议开始将红军的行动称为“长征”,并且这一称呼逐渐被红军上下认同。
到了1935年秋,多次在讲话中提到“二万五千里长征”,这一名称开始广为传播。1935年11月,在象鼻子湾,在一次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,红军“走了两万五千里,这是从来未有过的长征”。此后,中央红军的这一壮丽征程正式被称为“二万五千里长征”。
关于“二万五千里长征”的路程,首先在1935年秋提出了这一数字,并指明了红军经过的省份。在多个场合指出,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,跨越了11个省份,总路程达二万五千里。
这一数字的来源主要依赖于红军干部的日记。许多红军指战员,包括萧锋等人,坚持记录行军的每一个细节,详细记载了每天的行程、天气、战斗情况和伤亡等。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,这些日记成为了计算路程的依据。1935年10月,第一次明确提出了“二万五千里”的路程,并得到了党内的认可。
实际上,红军的长征并不是仅由中央红军一支部队完成的。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,五支红军部队分别从不同地区出发,进行战略大转移。具体如下:
2. 中央红军(红一方面军):从江西瑞金出发,经过两万五千里,到达陕西。
4. 红2、6军团:从湖南出发,经过二万多里的艰苦行程,最终与中央红军会合。
5. 红四方面军:从川陕苏区出发,行程约一万里,最终在甘肃会宁实现会师。
总的来说,五支部队的总行程约六万五千里,而“二万五千里”是指中央红军的路程。其他部队的行程有的超过二万五千里,有的则较短。
尽管实际行程远超过二万五千里,红军的长征已经成为一种象征,代表着不屈不挠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今天,长征不仅仅是一次军事行动,它已成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人们常常以“苦不苦,想想长征二万五”来激励自己,表达面对困难时不畏艰辛、坚持到底的决心。
正是红军在长征中的英勇表现,以及长征精神的传承,成为了中华民族永不屈服、顽强奋斗的象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